•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粮食安全助力国泰民安

2024-01-04 作者:杨鸿亮 浏览次数: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粮食安全乃“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安全,保证粮食稳收丰收,让米袋子鼓起来,才能让老百姓心安,让社会稳定、国家稳步发展。

  实施藏粮于地,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支撑筑牢“大国粮仓”。要将粮食生产全过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落实藏粮于地战略。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而耕地“荒置化”、“非量化”成为保护耕地、粮食生产“拦路虎”。一方面,国家要出台耕地保护新政策新举措,监督落实情况。严厉打击“形式主义”,杜绝做事“花架子”,保证耕地保护实效,以实绩为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另一方面,密切关注人为因素,大力打击诸如占用耕地挖湖、造林等违法行为,依法严惩破坏耕地违法分子,同时,加强耕地保护意识宣传,号召群众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保护粮食生产的“根”。

  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切实提高粮食产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在耕地资源不会增加的情况下,要想在一个大国实现粮食绝对安全,“藏粮于地”仅仅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发展科技、推动粮食增产才是最优解。一方面,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精准有效地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农业气象灾害防控等,将“藏粮于技”落到实处,保障粮食稳产丰产;另一方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集成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如技术、资金、市场和人才等要素,围绕农业综合生产弱项,鼓励机构、企业合作研究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同时,重视农业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增加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为农业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力行精耕节粮减损,保障粮食资源不浪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历史告诫我们,要对粮食安全要保持危机感。据统计,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流通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左右,其中流通环节中仅储粮环节损失约400亿斤。此外,在餐饮业中粮食浪费大概在300亿斤左右。奢靡浪费似是身边小事,实则事关社会安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节约用餐,切实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坚决制止浪费粮食行为,厉行勤俭节约,做到居安思危。同时,要提升科学储粮、绿色储粮能力,减少虫害、霉变等粮食损失,提高粮食的保存效率,将粮食损耗降至最低,坚决不放弃“最后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