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先锋e评 > 正文

《人民文学》大卖展现传统文化的当代风采

2024-01-26 作者:河失镇 戴睿 浏览次数:

  1月23日,由《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组成的文学大咖团,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令人瞩目的是,在短短2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2024年全年的《人民文学》杂志销售火爆,现场产生7.7万订单,订出8.2万套杂志,销售额达1772.1万元。

  《人民文学》作为昔日纯文学杂志的顶流,在新时代通过新媒介重新散发出生命力。这不仅仅是一次杂志销售的成功,更是文学与时代融合的产物,是新媒体与传统文学的有机结合。传统文学在新时代同样可以继续发光发热。

  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文学的主要传播阵地。传统文学杂志主要通过印刷品的形式传播,而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文学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播间成为了一个新的传播平台,为文学杂志提供了全新的销售途径。这意味着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形式,而是通过多样化的媒体渠道进入读者的生活。

  此次《人民文学》大卖并不是传统文学与新媒体结合的首例。早在“东方甄选”等一些知名直播间的“知识带货”就已令《额尔古纳河右岸》《人世间》《尘埃落定》等多个经典作品创造了直播销售记录。这种传统文学与时代融合的成功案例,充分保障了传统文学在当代散发第二春的可能性。

  《人民文学》的大卖,也体现了大众对文化和审美价值的认可。像《人民文学》这样的纯文学杂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众逐渐与它们渐行渐远。但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并未随波逐流,被当今短平快的互联网文化所影响。它们只是被遗忘在某个地方,一场直播唤醒了过去的记忆,很多人都心甘情愿为传统文化买单。文学作品并不缺少普罗大众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认可,只是直播间的互动性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接地与作家和其他读者互动,分享阅读心得。这种社交性的体验让文学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艺术品,而是变得鲜活灵动,更贴近人们生活的社交活动。

  同样,从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唤醒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在时光的长河中,文化自信如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在我们心头,照亮前行的道路。当我们在直播间谈论起传统文学,就是每一位中华儿女抬头望月的过程。我们述说着对历史的自豪,对传统的尊崇,对未来的豁达。也正如董宇辉在直播最后所说“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段岁月,一本杂志,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具有情感的承载功能。你会在收到杂志的那一天欢欣鼓舞,迫不及待地开始阅读,然后津津乐道地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再讲给身边的人。”“所以文学是能够点亮生活的。有时候你觉得生活时间长了,那么琐碎,那么平凡,那么不值一提,文学就好像上面滴的那几滴蜂蜜,让我们尝到了甜头。”这就是传统文学的魅力,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都在这一刻被重新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