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科技创新之花”绚烂绽开

2017-02-22 浏览次数:

  穿行在泰兴这块奋进的土地上,科技事业百花齐放,现代工农业发展异彩纷呈,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热潮。在泰兴,“科技创新之花”正绚烂绽开。
  2016年,我市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路上奋勇前行,荣获泰州市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考核一等奖,一场科技促转型的生动实践正在泰兴这片热土上酝酿、生发、绵延……
  一组数据令人鼓舞。201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42亿元。全年我市专利申请476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58件;完成专利授权2050件,其中发明专利135件;有效发明专利80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7.45件。共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0家,获批46家,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00家大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创新转型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厚植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政策“组合拳”驱动区域转型升级
  近年来,发展与土地、能源、资金等要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配置效率低下,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逐一显现。面对层出不穷的压力,我市坚持转型升级,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启动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推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先后出台了《鼓励科技孵化企业入驻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若干政策意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专利资助奖励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了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加大政府投入。市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2000万元的财政资金对各类创新创业主体进行资助和奖励,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
  大力开展政银企对接,深化完善“金融超市”,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托融资等直接融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大力推广“苏科贷”业务,通过两方模式和三方模式累计为16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0.9亿元。
  放大税收激励作用。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科技研发。201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达2.35%。
  截至目前,我市累计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项达150余项,获奖数量和层次在泰州各区市处于前列。
科技创新创业载体成发展新爆点
  2016年9月4日上午,省科技厅专家组一行来到泰兴高新区,对园区申报江苏省节能环保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进行现场评审。专家组认为,基地产业定位、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一致同意泰兴高新区申报“省节能环保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构建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作为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工程,不断加快推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为主体的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成率达90%以上。
  济川药业投资近亿元,建成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发检验中心,使企业研发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泰隆减速机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攻克RV机器人用减速器国际技术壁垒,实现了国产机器人用精密减速机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如今,我市已建成1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2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个泰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创新引领传统企业“破茧化蝶”
  在市联创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检测室,工作人员正在对贴膜产品进行相关检测。经过一年多的技术攻关,联创绝缘材料公司成功开发了硅胶保护膜,不仅能有效防止屏幕刮花,而且实现了胶水零残留。每年投入500多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联创公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目前,公司新产品已有400多项,仅2016年就新增了10多项。
  2016年10月,江苏凯立克钴业有限公司与北京矿业研究总院签署630万元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对电解钴技术进行攻关。该技术避免了氯气泄漏,在国内位于顶尖水平,具有极高的国际推广价值。
  2016年第八届中国(泰兴)银杏节上,“同济大学(泰兴)产学研基地”、“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环保新技术导引基地”、“郑州机械研究所传动技术研究院”、“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泰兴市电机(电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揭牌。同一天,泰兴人才科技广场正式启用。这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新产业、新经济、新模式”发展平台,是集科技创新、孵化培育、技术服务、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才高地、产业高地、资本高地、品牌高地,致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集聚创新要素孵育优质项目,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至目前,人才科技广场已经引进创新创业团队30多个,与上海交大、上海大学、西安交大等合作成立慧谷科技产业园、西安高校产业园、离岸绿色技术孵化中心、离岸创新基地以及科技转移中心14个。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百企百校”协同创新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高校院所来我市开展科技成果信息发布和“订单式”科研项目合作洽谈活动,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叠加”。截至目前,共引进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系统与工程研究院、东南大学、上海大学、常州大学等近20家高校院所在泰兴设立技术转移中心,累计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
  如今,科技创新型企业在我市可谓“星罗棋布”,曾经的“星星之火”点燃了如今经济腾飞的燎原之势。201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42亿元,同比增长20%,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4%。

记者 蒋凯 特约记者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