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泰兴网欢迎您!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泰兴新闻 > 正文

“双招双引”打造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

2020-10-13 浏览次数:

  (记者 蒋凯 通讯员 张建)泰兴经济开发区与江苏省建科院缪昌文院士合作共建新型建筑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并在博特新材料公司挂牌成立;黄桥经济开发区东圣生物与江南大学开展战略合作,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助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泰兴高新区探索实践了颇具成效的“1+1+1+N”政产学研资合作模式,合作共建了一批大院大所合作平台,促进人才、产业、科技、资本“四链融合”……
  近年来,我市以“五坚持五提升”人才工作体系为引领,坚持“人才强市”“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推行“双招双引”,围绕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各类领军人才,着力打造“智力引擎”,发挥人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构建“人才促发展、发展兴人才”的生动局面。
  机制“赋能”,推动产才深度融合。突出园区招才引智“主阵地”作用,结合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明确分管招商的负责人牵头招才引智,推动项目招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同时,将人才招引纳入项目质效大提升考核,以考核“指挥棒”推动“双招双引”常态长效。突出产才供需精准对接,立足园区主战场、企业主阵地,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修订完善人才工作“四张清单”,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推动坚持以人才引项目、以项目聚人才。释放活动引才效应,常态开展“双招双引”百日赛,持续举办“智汇泰兴•共创未来”专家泰兴行系列活动,先后引进李亚栋等5名院士和40多位国家级人才来泰创新创业。
  培育“引导”,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坚持分类培养、项目管理,推动本土人才量质齐升。围绕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出台《创新发展先导区政策措施》,集成人才、科技、产业政策,强化全面系统支持,对标省市新政、对比周边地区标准及时修订完善,动态保持人才政策含金量。围绕支持乡土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发展,先后出台《优秀乡土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高技能(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在全省率先建立高技能(乡土)人才服务之家,组建“泰兴•江阴大师共享团”,开展“名师带徒”“大师巡诊”等活动,培育带动各类高技能(乡土)人才2000多人。
  平台“加持”,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坚持“筑巢引凤”理念,推动以平台集聚人才、以人才落户项目。高标准建成运营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人才科技广场”,成功引进创新创业主体300多家,高层次人才1000多名。探索“1+1+1+N”(共建一个创新平台,入驻一支运营团队、设立一支产业投资基金、孵化一批产业化项目)研发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运行模式,不断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提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活率”。目前,已建成运营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中工高端装备研究院,先后入驻孵化项目8个。
  关爱“暖心”,培优人才生态环境。针对人才实际需求,放大泰兴优质资源,致力打造暖心的人才服务生态。建成运行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打造“线上+线下”公共服务模式,导入第三方机构服务机制,为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科技查新等“一站式”全周期代办帮办服务。组建泰兴籍高层次人才合作促进会和博士俱乐部,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开展建家交友、联系联谊等活动,柔性汇聚各方英才。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市、园区两级免费为高层次人才提供350多套人才公寓,满足人才阶段性住房需求。
  “我市围绕产才融合发展,在优政策、抓培育、搭平台、强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市人才办副主任雍国栋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国家级人才31人,自主培养国家级人才2名;入选省市“双创计划”人才(团队)175个,“双创”项目年产值超20亿元。通过积极打造新时代“智力引擎”,聚焦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有效转化“人才红利”,推动人才聚集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有机融合。